常见诗歌意象分类.doc
《常见诗歌意象分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诗歌意象分类.doc(13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常见诗歌意象分类意象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 之 “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主观的“ 意 ”和客 观的“象” 的结合,也就是融入 诗人思想情感的“ 物象” ,是 赋 有特殊含 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现对其分类问题做个小结: 一 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杨柳的依依之态 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 与“留” 谐音,古人
2、在送别 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 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 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 等。 3. 南浦。南浦多 见 于南方水路送别的 诗词中, 如:河伯“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
3、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 秋” 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 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水调
4、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 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 ,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 这 个表达
5、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 羹鲈脍”“ 莼鲈秋思” 借指思乡之情。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 赐莼鲈乡 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使多少人洒下思 乡思 亲行行热泪。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 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再有古 时人们 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 蝶去 莺飞 无处问 ,隔水高楼,望断双 鱼信。 ”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 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 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
6、捣衣” ,也表达 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
7、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 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刘禹 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李煜 浪淘沙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 间。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 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4. 猿
8、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 东 三峡巫峡 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唐代杜甫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赵嘏忆 山阳:“ 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 5.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 闻 子归 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宋代秦观踏莎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9、阳暮。 ”等等,都以杜 鹃鸟的哀 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 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菊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美誉,被称为“清中君子 ”。晋陶渊明酷 爱菊花,归隐 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佳句流 传至今。宋代的周敦 颐在爱莲说里写道:“ 菊,花之隐逸者也。 ”将菊花的君子之 风与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之意联系起来,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诗歌 意象 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146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