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究.doc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1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究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最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就成为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创设情境的一点想法: 一、饮水思源,从构建基础开始提出问题,预设情境 在上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习题课的过程中,我从资料上选取了这样一道应用题: A、一列快车长 180m,时速为 72km, 一列慢车长 220m,时速为48km,问: (1)两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刚好相离需要多少时间? (2)两车同向而行,慢车在前,快车从追上慢车车尾开始到刚好与慢车完全错开
2、需要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双动态的典型应用题,一般来说学生是很难弄清题意获得正确、完整的解析过程的。但我在教学过程中事先并没有直接给出原题A 的条件,而是将 A 中的题目条件变改,出示给学生的是下题: B、一列火车长 180m,时速为 72km, 一座桥长 220m,火车从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刚好离桥需要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动静态的应用题,较 A 简单,学生很容易作出示意图分析、弄清题意,获得正确、完整的解析过程的。在学生弄清此题后,我便开2始进行第二步: 二、 挖沟引水,延申拓展问题,创设新情境 我要求学生将 B 中的条件“一座桥长 220m”任意更换为其它条件,提示他们最好改变为动态的事物,重
3、新自编应用题(学生分组讨论) 。之后我将学生自编的应用题收集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一列火车长 180m,时速为 72km, 一山洞长 220m,火车从车头进洞开始到车尾刚好离洞需要多少时间? 第二类:一列火车长 180m,时速为 72km, 另一列火车长 220m, 时速为 a km, (这里由于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时速,故用 a km 代) ,问两列火车相向而行, 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刚好相离需要多少时间? 第三类:一列火车长 180m,时速为 72km, 另一列火车长 220m, 时速为 a km, 两车同向而行,慢车在快车前,快车从车头与慢车车尾相接到刚好与慢车车头完全错开需要
4、多少时间? 第一类题与 B 当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第二、三类题则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这个过程产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个过程渗透了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的创设。 三、水到渠成,解决问题,体验情感 我要求学生自己解答以上自编的问题,他们都能准确的给出解答过程,并都能清楚的说出分析问题的步骤。此时,学生兴趣特别浓,结束之后,我告诉学生,事实上,我本要出示的原题正是第二、三类的综合应用题。学生此时情绪更高,我便顺水推舟,启发学生今后遇到问题时,不仅要会解答,更重要的是要在解答过后善于总结,发现新的问题,因3为我们在书本上遇见的常是一些较实际问题简单的问题,而实际问题往往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最后一页预览完了!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教学 中的 情境 创设 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170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