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doc
《基于德育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德育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doc(5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1基于德育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摘 要:简要介绍师生关系失调的表现,并阐述其原因,认为德育的不完备是师生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重点基于德育视域,论述新时期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师生关系;失调;德育;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122-02 一、师生关系失调的表现 据法制晚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 2015 年,至少有 13 起教师被学生袭击事件曝光,这些事件分别发生在湖南、广东、四川、福建、云南、吉林、重庆、湖北、上海等地,其中广东、湖南、福建和吉林四省份均在 2009 年之前推行新课改的
2、10 个省之中。为何发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袭击教师事件如此之多呢? 二、师生关系失调的原因分析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具体地说,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以及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使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活动。 (一)德育的关键期 20 世纪 30 年代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2儿童的行为责任公正观念和惩罚问题时,认为儿童的道德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 (二)我国关于道德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心理成分。任何研究
3、儿童道德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内容,都要来看这三个方面。 1.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根据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李伯黍为首的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的大规模的实证研究,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年龄基本上介于 79 岁之间。 2.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根据李怀美等的研究,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年龄主要集中于约 89 岁之间,即小学三年级左右。 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它作为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势必会随着人的道德认知、情感的波动而经历一段时间的否定之否定,最终才得以确定下来,成为一个人道德的最明显标志。所以本文认为,道德行为的最终稳定要滞后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据以上分析我们可
4、以确定,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大致集中在 710岁,考虑到道德行为的滞后性,所以我们可以确定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即将毕业和中学这个阶段,即中小学层次。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的关键期也正处于这个年龄阶段。 三、基于德育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一)教师角度 1.促成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首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提3高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其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最后,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最后一页预览完了!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德育 视域 新型 师生关系 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1899765.html